夏天一出街便全身濕透?手汗多到不敢握手?因為怕腋下有異味而不敢舉手?你可能患有多汗症。事實上,全球約百分之二人患有多汗症 ,患者自青春期開始便會部位性流汗特別多,最常見的是手掌、腳掌、腋下及面部。
甚麼是多汗症?
多汗症是指身體局部或全身皮膚出汗量異常增多的情況,因為神經過度活躍引致汗腺分泌過多。位於耳背、腋下、乳房部分及下陰部的頂泌腺也會分泌汗水,頂泌腺的分泌在細菌的發酵下會造成異味,產生體臭和臭狐。
如何才算多汗症?
多汗症分為全身多汗症或局部多汗症。如果你只在運動過後、高溫、吃味濃食物才流汗,那是健康的生理性出汗。但如有以下情況,便要考慮接受治療。

全身性多汗者
頭部、腋下、前胸、背部及頸部位置容易流汗。如果有以下情況,便有可能患有全身多汗症。
- 脫下帽子後,頭髮濕透如剛洗完頭一樣
- 頭皮、額頭嚴重出汗
- 前胸、後背汗水濕透,衣物會濕透並黏在身上
- 身上配戴的飾品因汗水而褪色或受損
腋下多汗及臭狐
若你舉手投足才有異味,很大機會是患有腋下多汗症。以下是常見情況:
- 淺色衣物會因腋下流汗,而留下黃色汗漬
- 穿多層衣服也遮掩不了汗臭味
手汗
害怕與人握手?因為指尖及掌心一直濕濕的。如有以下情況便要更加注意。
- 掌心出汗引致在地鐵或巴士捉不住扶手、摸過的紙張會變皺等
- 指尖多汗令電腦鍵盤容易壞等
腳汗
腳部極易流汗,容易滋生細菌及黴菌,造成脫皮、腳臭、香港腳等疾病。
多汗症成因
多汗症可以分成原發性以及續發性,原發性多汗症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遺傳,續發性性多汗症的成因包括疾病或精神影響。想知自己是否有體味(狐臭)及多汗症傾向的基因,可進行CircleDNA基因測試了解更多。

病理性多汗
病理性多汗則於靜態的環境下也會全身或半身大汗淋漓,亦可能是因為以下疾病引致。
- 內分泌失調,如甲狀腺機能亢進、糖尿病、垂體功能亢進等、神經系統疾病
- 部分感染性疾病,如瘧疾、 結核等
- 低血糖
- 發燒、感染
- 大腦損傷
- 長期生病而造成體質虛弱的情況等
如因以上疾病所引起的多汗症,需要控制疾病才能解決多汗問題。
精神性出汗
精神過份緊張或情緒焦慮會導致自律神經系統紊亂,引致部位性出汗。除了舒緩壓力外,服用鎮靜藥也可達到暫時性的效果。當然服用任何藥物,必須諮詢醫生。
多汗症治療方法

非外科手術治療
- 使用止汗噴霧:將噴霧噴於乾的皮膚表面,便可為輕度多汗症患者達到止汗的效果。
- 注射肉毒杆菌:每次藥效維持六個月,但需定期注射。壞處是每次要注射多達一百個位置,但優點是副作用會在半年後隨藥效消失。
- 離子透式技術:治療時將皮膚浸於自來水中,然後通電。療程初期需要每星期四次,每次三十分鐘,情況好轉後需要每月一次。治療不被廣泛採用,因為過程耗時。
外科手術治療
- 手術包括背部交感神經切除術、皮下交感神經燒灼術,目前主流的內視鏡交感神經燒灼術。原理是破壞第二、三胸交感神經節,對該神經造成無可恢復的傷害,達到抑制排汗的效果,後遺症包括心跳減慢、活動力下降以及容易疲勞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