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經常將健康飲食掛在口邊,但怎樣的飲食才是健康呢?今天便為大家送上營養學精讀版!
人體需要七大營養素以維持生理功能,保持身體健康。每種營養素也有其作用,所以我們必須確保自己有均衡飲食,攝取多種營養。
七大營養素
碳水化合物
碳水化合物為身體的主要熱量來源,主要由穀物類食物提供,如飯、粉麵等。此外,水果、根莖蔬菜、乾豆類和奶類等食物亦含碳水化合物。很多人減肥會完全不吃碳水化合物,因而感到疲倦及情緒不穩。
蛋白質
蛋白質負責修補身體組織如肌肉組織、骨骼、牙齒、毛髮、角質、細胞;調節身體功能及製造病毒和細菌抗體。因此健身人士特別注重蛋白質吸收。蛋白質的食物來源包括肉、魚、海產、蛋、奶類製品、乾豆類及豆製品。
脂肪
脂肪是其中一種熱量的來源,它為我們及保暖及保護器官免受震盪,也負責運送脂溶性維生素,如維生素A、D、E、K 。脂肪過低會引致骨質疏鬆及影響經期。健康的脂肪可從肉、魚、海產、奶類製品、果仁、種子及油等食物攝取。
維生素
不同種類的食物能提供不同的維生素,這些維生素能促進不同的身體機能,如維持皮膚毛髮健康,有助骨骼生長、幫助傷口癒合等。維生素可分為水溶性及脂溶性兩類。
礦物質
礦物質能調節身體多項功能,包括體液平衡、肌肉收縮及訊息傳送。有些礦物質更能有助牙齒及骨骼生長、鞏固骨骼等。
膳食纖維
膳食纖維是植物中不能被人體消化的部分,它有助穩定血糖及促進腸道健康,預防便秘。以下食物便充滿膳食纖維,包括奇亞子、黑豆、紅豆、無花果、燕麥、芥蘭、 西蘭花、 菠菜、番薯、薯仔、豆類、菇類、橙、 西柚、 西梅、果仁等。

水分
水分是體內最多的物質,佔我們身體的60%-70%。水對我們很主要,因為其功用包括調節體溫、製造體液、輸送養分、氧氣及排除廢物。多喝水能助我們預防便秘和排毒,建議每日飲6至8杯(每杯250毫升)水。
礦物質
礦物質有助血液凝固、血液帶氧、心臟跳動、神經系統傳導和新陳代謝的功能。



維生素
維生素(又稱維他命)屬微量營養素,雖然我們的身體只需很少的分量,但對生長及健康十分重要,有助調節體內的新陳代謝。我們無法自行製造維生素,所以需要依靠食物來攝取。




多吃營養補充品(supplement)能保健?
很多人覺得自己飲食不均衡,因而習慣性購買營養補充品(supplement),但原來大多數人並不需要特別攝取營養補充品。多吃任何種類的營養補充品是多餘,甚至會對身體有害。以下是需要吃保健食品的三個情況:
- 驗血報告顯示缺乏某種營養,或是有明顯缺乏營養的症狀,如貧血症狀需要補充鐵。
- 正在或預計會經歷「消耗」更多營養素的狀況,例如懷孕、減脂、疾病手術燙傷後、洗腎中、喝酒、高齡者吞嚥困難或食慾降低等。
每個人基於基因組織關係對營養的需求量也有所不同,你可進行CircleDNA測試,了解你的基因如何影響身體對維他命和礦物質的吸收,配合個性化的營養建議,助你更有效地保持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