濕疹真的是很難纏,夏天出汗會令濕疹痕癢無比,但冬天乾燥也會令皮膚更易脫皮等。除了天氣外,稍一不慎進行某些食物也會令患處痕癢無比。事實上,濕疹在香港常見的皮膚問題,統計顯示香港有10至20%人士患有濕疹問題。不少藝人如Sammi、舒淇、小S以及馮盈盈也曾表示受濕疹困擾。
甚麼是濕疹?
濕疹患者因發炎導致角質脆弱,令皮膚表層容易脫落,缺少保護功能,使皮膚抵抗能力減低,容易受細菌感染。患者的皮膚較為乾燥,容易受外界物質(如化學物質、致敏原)刺激,形成皮膚過敏。在顯微鏡底下,濕疹的組織切片中可以看到表皮層出現很多發炎細胞聚集,所以
濕疹常見症狀
濕疹常見症狀包括患部起紅疹、紅腫發癢、起水泡,不慎抓破水泡還會流出液體。若皮膚長期處於濕疹的狀態,皮脂膜會因受損,而導致皮膚變得乾燥並出現皮膚增厚、脫皮等症狀。
引起濕疹的原因
原因 | 例子 |
---|---|
外物刺激 | 病毒感染、塵蟎、花粉、黴菌、羊毛、接觸刺激物質如化學物等 |
食物敏感 | 牛奶、小麥、貝類、魚類等 |
天氣變化 | 濕疹只在特定季節發生,如夏季炎熱潮濕,汗水刺激皮膚。冬季時天氣乾燥,皮膚過度乾燥 |
遺傳 | 若家族有花粉過敏、氣喘、濕疹的病史,患上濕疹機會會提高 |
免疫功能失調 | 工作壓力、飲食習慣或心理狀態影響 |
濕疹治療方法
濕疹患者應先行就醫,醫生會按情況建議是否需要外用藥物治療,以緩解發炎症狀。
以下是治療濕疹的常見藥物:
- 滋潤乳:滋潤皮膚,降低痕癢和舒緩不適。
- 類固醇:分別有外用及內服兩款;治療最有效的藥物之一,但同時有副作用,包括皮膚萎縮、變薄、皮膚色素改變、長毛、影響荷爾蒙分泌等。醫生會建議使用份量,切忌過份使用。
- 非類固醇藥劑:不含類固醇藥劑的藥物包括抗生素、局部塗抹免疫調節劑藥膏等。
- 組織胺:組織胺可止痕,避免患者因痕癢抓破傷口,只能短暫舒緩痕癢問題。
4招預防和改善濕疹
除了服用或塗上藥物外,患者也可透過改善生活習慣舒緩症狀。
- 控制飲食: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咖啡因、辛辣、高油食物等,並多攝取蔬果,穩定免疫系統
- 擦去汗水,保持乾爽
- 以乳液保養:塗抹乳液能夠幫助角質細胞回復健康
- 溫和清潔:建議使用溫和或天然的沐浴乳、洗潔精等;避免過份清潔或使用高溫
- 避開接觸過敏原:避免皮膚接觸到過敏原或刺激物質,如香水、化妝品、清潔劑等;避免食用致敏食物;要知道什麼食物容易引起敏感,可進行Circle Snapshot食物敏感測試!
Circle Snapshot食物敏感測試可測量你的身體對96種食物的免疫反應,讓你知道應避免進食哪種食物,改善濕疹症狀。
濕疹戒口食物

西醫認為腸道細菌健康與免疫系統息息相關,繼而影響濕疹,腸道細菌失衡有機會引致濕疹發作,所以建議避免進食以下刺激腸胃食物:
- 辛辣刺激食物
- 含添加劑、色素、味精食物、加工食物
- 高糖分食物
- 煎炸食物
- 煙酒
中醫也認同濕疹成因如飲食有關,令脾胃受損,不能正常轉化體內多餘水分,令水濕積聚體內鬱而化熱,,阻礙消化吸收功能,形成濕疹等症狀。要醫治濕疹先要理好脾胃。
- 海鮮:蝦蟹和貝殼類食物容易引發過敏
- 牛奶:過多蛋白質令其難消化,為脾胃帶來負擔
- 雞蛋:與牛奶同一道理
- 凍的食物:
- 引致濕熱的食物:如菠蘿、芒果、荔枝、榴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