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風是本港第四大「致命疾病殺手」,僅次於癌症、肺炎及心臟病。在2021年,腦中風在香港便奪去3,126人的生命,更可導致患者出現癱瘓、失去知覺、語言障礙、記憶力與思考能力受損,造成永久殘障或失去自理能力。
中風是當腦部血管受到阻塞或爆裂,令養分和氧氣到達不到腦部,導致受影響的神經細胞因而壞死,產生各種神經症狀。大家覺得中風是突發性疾病,但原來中風也有跡可尋!如想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,便要了解中風先兆及急救方法。
7大中風先兆你要知!切勿輕視頭痛
雖然很多患者在中風前都不會出現中風先兆,不過也有部分患者事前會出現「小中風」。小中風症狀與中風相似,但一般只維持約2至15分鐘。過往有研究發現,20至30%小中風患者日後會出現更嚴重的中風,其中5%於一周內出現,而約12%於三個月內出現。如果出現幾種症狀超過1星期,就要特別注意。
中風先兆和症狀
以下是7大中風先兆:
- 半邊身或面突然麻木:手腳或臉部突然疲乏無力,尤其是身體一側。突然舉步困難,覺得昏眩,失去平衡或協調感。
- 劇烈頭痛:不明原因持續性頭痛
- 語言出現障礙:口齒不清,突然嘴歪,不自控地流口水;無法表達自己
- 視力模糊:單眼或雙眼突然眼前一朦,看不清
- 理解能力出現障礙:喪失意識或正常判斷力,突然感到困惑;無法理解他人
- 吞嚥困難
- 大小便失禁
誰是中風高危者?

沒有出現小中風症狀也絕不能掉以輕心。如患有三高(高血壓、高血脂、高血糖或糖尿病)或有肥胖問題,也要特別注意!因為三高會令血管內壁積聚脂肪,脂肪令血液凝結和血管收窄,導致血塊形成和血管堵塞。另外,如有中風的家族史、中風或其他心血管疾病病史也會提高中風風險。如想知道自己是否高危一族,可聯絡CircleDNA進行基因測試,了解自己的基因是否屬於容易患上中風、高膽固醇及高血壓等。
中風高危因素
- 高血壓:收縮壓大於140以及舒張壓大於90
- 高膽固醇:高於240
- 體重過重
- 少運動:幾乎不運動
- 患有糖尿病
- 有吸煙習慣
- 患有心律不正
- 家族成員曾中風
- 60歲以上長者
若自己真的屬於中風高危者,可從改善生活習慣入手,例如進行適當運動、減少進食肥膩食物及減輕體重等。
急性腦中風急救手冊
如身邊有人不幸地中風,建議先行採取以下措施。
- 身邊有人中風時,務必保持冷靜。
- 先讓病人輕輕躺下,讓病人側臥,以防嘔吐物及分泌物因嗆咳進入氣管,造成吸入性肺炎。
- 勿給予病人任何水或藥物,以防造成吞嚥困難。
- 若病人出現抽搐,可用毛巾捲放入口腔中以免咬傷舌頭。
- 把握中風救治黃金3小時,盡快撥打999請救護車將病人送至最近醫院治療。
- 解開病人上衣、領帶,讓血液流動更順暢。